圍繞“樂業、樂智、樂享”,黃龍山社區打造“樂居黃龍山”品牌。
深秋時節,暖陽高照,東湖高新區佛祖嶺街道黃龍山社區內,老人閑話家常,兒童追逐嬉戲,一派和諧景象。
2018年成立的黃龍山社區,年輕、充滿朝氣,在共同締造理念的指引下,社區呈現“樂業、樂智、樂享”的美好圖景。
“讓穿越時空的文脈成為你我共識”
以文化人凝聚居民共識
黃龍山社區由3個小區組成,共有居民6643戶、近2萬人。
居民數量龐大,工作人員數量有限,想要管理好社區難度不小。
社區黨委書記邱穎介紹,黃龍山社區居民年輕人占比超過8成,絕大多數是外來遷入,缺乏歸屬感。
實現社區共治善治,首先要找到共識。
在深入挖掘黃龍山歷史文化資源過程中,歷史人物“管時敏”的形象逐漸深入人心。
管時敏是松江華亭(今上海)人,出使楚府長史四十余年,楚王賜其“忠勤良佐”之號,并賜予黃龍山之地為其留居頤養之所。
“就像絕大多數社區居民一樣,管時敏也是外來遷入戶,古今之間產生了微妙的聯系?!鼻穹f說,管時敏在黃龍山居住期間留下很多詩篇。
穿越數百年文脈,成為了當前社區治理凝聚人心的抓手。
黃龍山社區借管時敏“蚓竅詩集”為名,成立蚓竅詩社,傳播書法、詩歌等傳統文化,為社區“凝神聚氣”。
除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外,社區還以黃龍山的“龍”字為主線,邀請“民間高手”創作社區LOGO、火龍吉祥物“樂樂”和社區主題曲《黃龍山之歌》。
“讓穿越時空的文脈成為你我共識,進而把居民擰成一股繩?!鼻穹f說。
“干部干群眾看不如干部帶著群眾干”
共享花園打破鄰里心墻
11月3日,陽光明媚,宜盛花園2棟南向的小區公共綠地上,不少居民忙前忙后:有的搬運花草,有人壓實草坪,有的鋤地培土,有人澆水施肥……
很難想象,數月前,這片公共綠地還是一片“亂象”。
住在一樓的居民為方便進出,在房屋南面增開入戶門,公共綠地成為養花種草的“私有綠地”。
針對這種行為,小區居民多次向社區反映,希望徹底整治。
僅靠社區工作人員規勸,效果并不理想。邱穎認為,更有效的解決方案,是通過調動居民們的積極性,讓大家共同參與公共綠地的建設和維護。
大家集思廣益,2棟門前的綠地被打造成小區共享花園,向所有居民“敞開懷抱”。居住在一樓的居民,則當上“小隊長”,帶領居民們共同維護。
經過細心規劃悉心打理,曾經雜亂的綠地重煥生機,花草池、輪胎墻、創意盆栽、木制步道、昆蟲旅館、雨水循環利用裝置等一應俱全。
居民肖女士說,現在家門口環境大變樣,鄰里關系也變得和諧,“當然高興了”。
“干部干群眾看不如干部帶著群眾干?!鼻穹f感慨,尊重群眾主體地位,讓他們參與治理,過去一些棘手的難題迎刃而解。
“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”
公平搖號紓解停車難題
“過去小區停車擁堵,居民怨聲載道,通過運用‘共同締造’理念,現在徹底解決了?!闭劶靶^破解停車難的過程,黃龍山社區宜盛花園業委會主任黃斌斌很感慨。
宜盛花園有1795戶居民,地面和地下車位合計超過1000個,停車本不應存在問題。
“地面車位月租120元,地下車位月租650元,誰愿意多花500多塊錢呢?”小區居民李先生認為,這是導致地面停車位緊張的根本原因。
邱穎展示的一張圖片顯示,曾有救護車進小區轉運病人,因道路狹窄被卡得動彈不得?!皝y停車問題必須徹底解決?!?/p>
如何破局?不少居民提出:搖號停車,讓每一位居民都享有地面停車的權利。
充分尊重居民訴求,在多方共同推動下,宜盛花園于去年啟動“搖號停車”方案:每7個月進行一次抽簽,中簽車主獲得地面停車資格;未抽中的車主,可選擇地下停車。
之前“高企”的地下停車費,也在各方協商下,調整為每月380元,一次性繳納半年費用還贈送一個月。
宜盛花園二棟居民劉先生上個月搖號成功獲得了一個地面車位?!皳u了第4次,這回搖中了,我覺得這種方案很好,充分尊重民意?!眲⑾壬f,小區道路整潔有序,車主不再為“搶車位”心煩氣躁,老人孩子散步玩耍也更安全。
“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?!鼻穹f說,通過聽民聲、集民智,讓群眾為自己急難愁盼的問題“開方子”“找答案”,公平公正的舉措為大家找到了利益最大公約數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通訊員 吳非)
發表時間:2022-11-04 來源:湖北文明網
圍繞“樂業、樂智、樂享”,黃龍山社區打造“樂居黃龍山”品牌。
深秋時節,暖陽高照,東湖高新區佛祖嶺街道黃龍山社區內,老人閑話家常,兒童追逐嬉戲,一派和諧景象。
2018年成立的黃龍山社區,年輕、充滿朝氣,在共同締造理念的指引下,社區呈現“樂業、樂智、樂享”的美好圖景。
“讓穿越時空的文脈成為你我共識”
以文化人凝聚居民共識
黃龍山社區由3個小區組成,共有居民6643戶、近2萬人。
居民數量龐大,工作人員數量有限,想要管理好社區難度不小。
社區黨委書記邱穎介紹,黃龍山社區居民年輕人占比超過8成,絕大多數是外來遷入,缺乏歸屬感。
實現社區共治善治,首先要找到共識。
在深入挖掘黃龍山歷史文化資源過程中,歷史人物“管時敏”的形象逐漸深入人心。
管時敏是松江華亭(今上海)人,出使楚府長史四十余年,楚王賜其“忠勤良佐”之號,并賜予黃龍山之地為其留居頤養之所。
“就像絕大多數社區居民一樣,管時敏也是外來遷入戶,古今之間產生了微妙的聯系?!鼻穹f說,管時敏在黃龍山居住期間留下很多詩篇。
穿越數百年文脈,成為了當前社區治理凝聚人心的抓手。
黃龍山社區借管時敏“蚓竅詩集”為名,成立蚓竅詩社,傳播書法、詩歌等傳統文化,為社區“凝神聚氣”。
除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外,社區還以黃龍山的“龍”字為主線,邀請“民間高手”創作社區LOGO、火龍吉祥物“樂樂”和社區主題曲《黃龍山之歌》。
“讓穿越時空的文脈成為你我共識,進而把居民擰成一股繩?!鼻穹f說。
“干部干群眾看不如干部帶著群眾干”
共享花園打破鄰里心墻
11月3日,陽光明媚,宜盛花園2棟南向的小區公共綠地上,不少居民忙前忙后:有的搬運花草,有人壓實草坪,有的鋤地培土,有人澆水施肥……
很難想象,數月前,這片公共綠地還是一片“亂象”。
住在一樓的居民為方便進出,在房屋南面增開入戶門,公共綠地成為養花種草的“私有綠地”。
針對這種行為,小區居民多次向社區反映,希望徹底整治。
僅靠社區工作人員規勸,效果并不理想。邱穎認為,更有效的解決方案,是通過調動居民們的積極性,讓大家共同參與公共綠地的建設和維護。
大家集思廣益,2棟門前的綠地被打造成小區共享花園,向所有居民“敞開懷抱”。居住在一樓的居民,則當上“小隊長”,帶領居民們共同維護。
經過細心規劃悉心打理,曾經雜亂的綠地重煥生機,花草池、輪胎墻、創意盆栽、木制步道、昆蟲旅館、雨水循環利用裝置等一應俱全。
居民肖女士說,現在家門口環境大變樣,鄰里關系也變得和諧,“當然高興了”。
“干部干群眾看不如干部帶著群眾干?!鼻穹f感慨,尊重群眾主體地位,讓他們參與治理,過去一些棘手的難題迎刃而解。
“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”
公平搖號紓解停車難題
“過去小區停車擁堵,居民怨聲載道,通過運用‘共同締造’理念,現在徹底解決了?!闭劶靶^破解停車難的過程,黃龍山社區宜盛花園業委會主任黃斌斌很感慨。
宜盛花園有1795戶居民,地面和地下車位合計超過1000個,停車本不應存在問題。
“地面車位月租120元,地下車位月租650元,誰愿意多花500多塊錢呢?”小區居民李先生認為,這是導致地面停車位緊張的根本原因。
邱穎展示的一張圖片顯示,曾有救護車進小區轉運病人,因道路狹窄被卡得動彈不得?!皝y停車問題必須徹底解決?!?/p>
如何破局?不少居民提出:搖號停車,讓每一位居民都享有地面停車的權利。
充分尊重居民訴求,在多方共同推動下,宜盛花園于去年啟動“搖號停車”方案:每7個月進行一次抽簽,中簽車主獲得地面停車資格;未抽中的車主,可選擇地下停車。
之前“高企”的地下停車費,也在各方協商下,調整為每月380元,一次性繳納半年費用還贈送一個月。
宜盛花園二棟居民劉先生上個月搖號成功獲得了一個地面車位?!皳u了第4次,這回搖中了,我覺得這種方案很好,充分尊重民意?!眲⑾壬f,小區道路整潔有序,車主不再為“搶車位”心煩氣躁,老人孩子散步玩耍也更安全。
“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?!鼻穹f說,通過聽民聲、集民智,讓群眾為自己急難愁盼的問題“開方子”“找答案”,公平公正的舉措為大家找到了利益最大公約數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通訊員 吳非)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
技術支持:荊楚網
投稿郵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